官场众生相(1/2)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不休。[][].[][].[]
凤翔战区司令朱弘昭,通过巴结贿赂帝国总参谋长安重诲,出任军队要职。
公元931年,帝国皇帝命令安重诲去前线视察督战。安重诲和随从护卫一行人在视察途中经过凤翔战区。朱弘昭得知消息后,亲自率人前去数十里路外迎接视察团,在上司安重诲的马前下跪叩头请安,并将安重诲接到自己家中下榻休息。
在为安重诲接风洗尘举办的家庭宴席上,朱弘昭让自己的妻子女儿向安重诲下跪叩头,亲自为安重诲斟酒添菜,殷勤招待。安重诲对朱弘昭的盛情款待十分感动,把他视为知己朋友,流着泪对他:
“朝廷中的许多奸人一再向皇上诬告陷害我,使我数次遇险,大难临头。幸亏皇上圣明,了解我的忠心,没有加罪于我,才保住我全家人的性命。”
安重诲发了许多牢骚,对朝廷中的诸多权贵表达了不满。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安重诲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视为知己的下属亲信朱弘昭,在自己和随从一行人刚刚离开后,便立即向皇帝上书密报,检举他图谋不轨:
“安重诲满肚子牢骚怨恨,对陛下口出恶言,不应该容许他到前线视察,恐怕安重诲会伺机发动兵变,夺取统帅石敬瑭的兵权,图谋篡夺皇位。”
同时,朱弘昭写信密告军队总司令石敬瑭:
“安重诲行动诡秘。如果他抵达前线,恐怕会散布谣言,让将士们互相猜疑,扰乱军心,部队将无法协同配合作战。最好阻止他的行动。”
统帅石敬瑭接到朱弘昭的密信后,心中恐惧,马上上书皇帝进行控告:
“帝国将军安重诲为人狡诈,一贯野心勃勃,不甘居人下。如果派他去到前线视察,恐怕他会趁机作乱,裹挟部队哗变,酿成祸患。请求陛下命他急速回京。”
此时,帝国宫廷总监也向皇帝指控安重诲阴险奸诈,拉帮结伙,结为朋党,居心不良。
昏庸的皇帝在众人的蛊惑下,急令安重诲一行人返回首都京城,并将其关押。不久,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安重诲诛杀。
口蜜腹剑的人朱弘昭,对有恩于自己的上司安重诲,当面阿谀奉承,大献殷勤,背后却栽赃陷害进行诬告,置人于死地。人心险恶,莫过于此。
大唐帝国玄宗时期,卢怀慎担任朝廷黄门监(宰相)一职,与紫微令(宰相)姚元崇为同僚,在一处办公。
卢怀慎与姚元崇都是帝国朝廷的高官,工作直接向皇帝负责。卢怀慎才智平庸,凭借高贵的门第出身担任了朝廷的高级官职。卢怀慎为人胆怕事,不敢担当负责,自知才干能力见识不如姚元崇,凡是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难办的问题,从不敢决断负责任,全部交给姚元崇一人裁决处理,自觉扮演姚元崇下属秘书的角色。久而久之,人们都知道了宰相卢怀慎的为人处事风格。当时帝国朝廷官场的同僚,都称呼卢怀慎为“伴食宰相”。
某年某月,帝国宰相姚元崇因为家事请假一个月。帝国朝廷衙门中积攒未处理的重要公务案卷堆积如山。一贯谨慎微从不敢自己决策处理朝廷政务的宰相卢怀慎,见此情景,惶恐不安,赶忙进宫,把情况报告给皇帝李隆基。
李隆基听完卢怀慎的汇报后,胸有成竹,知道并没有特别紧急的军国大事需要处理,都是一些日常的政务,天塌不下来,便笑着对卢怀慎:
“我把朝廷大事都交付给姚元崇办理,而把你安排在从属无关紧要的位置上。你不用着急。姚元崇回来后,自会处理。不会有事。”
言外之意,表明皇帝李隆基对卢怀慎与姚元崇两位宰相工作的情况非常了解,知道两人工作能力的差别,特意安排姚元崇决策处理国家大事,而让卢怀慎当陪衬,名为宰相,实为听差的办事员,白拿一份帝国宰相的俸禄。
所谓的“伴食宰相”,实际上就是不作为不称职尸位素餐的官员,占有国家的官职,拿着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却白吃饭不做事情。
公元506年,南梁帝国临川王萧宏,从没有上战场打过仗,也不懂得指挥军队作战知识,却心血来潮,想过一把将军领兵打仗的瘾,觉得那样耀武扬威,十分神气,就请求皇帝,要统帅军队上前线作战,攻击北方的北魏帝**队。昏庸的南梁皇帝萧衍,答应了亲王萧宏的要求。
萧宏率领南梁帝国数万大军,渡过淮河,进入北魏帝国的境内。梁军前进数十公里后,在洛口(今安徽怀远)安营下寨,准备迎敌作战。不久,北魏帝国十余万军队抵达,在南梁军营的对面扎营,排兵布阵,寻机与南梁军队决战。
魏军统帅派出侦察兵,探知梁军统帅萧宏是一个从未上前线打过仗的皇族纨绔子弟,平日里只知吃喝玩乐,将军队作战打仗看成是好玩得游戏,觉得很可笑,便派人送给梁军统帅萧宏一包妇女用的头巾和首饰礼物,将他视为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进行侮辱挑衅。
梁军统帅萧宏来到敌阵前,观察敌军阵营,发现敌军声势浩大,防卫严密,无懈可击,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