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神机妙算结奇缘(3/3)

盐场总管的舅父严凤笙,开始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戊戌变法后,维新革命的思想在中华内陆广泛传播。从天性要强上进不甘落伍的吕碧城,向舅父提出进新式西学堂学习的要求。持保守思想的舅父不同意。胆大的吕碧城,一个人离家出走,坐火车来到了天津。吕碧城在去天津的火车上遇上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馆的老板娘。当她了解到吕碧城的情况后,便将她带到自己的家中,让她免费住下来。由于吕碧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

偶然的机缘,吕碧城得知舅父任职的官衙秘书方君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大公报社消息后,便给她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

命运眷顾了处于困境中的吕碧城。吕碧城的求助信,被《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英敛之非常欣赏吕碧城的笔才情,约见了吕碧城。与吕碧城交谈后,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英敛之,被吕碧城的才学胆识所折服,当即决定聘请她担任《大公报》的见习编辑,并让她搬到报馆居住,解决吕碧城住所的困难。从此,吕碧城成为中华新闻史上报刊行业第一个女编辑,走上**自主的人生之路。

吕碧城在任职《大公报》编辑期间,积极倡导妇女解放,发表了大量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婚姻自主自强自立的诗。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吕碧城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女性的平等**自主的地位,必须普及女性教育,扫除女性盲现象,提高女性的教育化素质。因此,兴办新式女子学校便成为吕碧城实践妇女解放理想的奋斗目标。为此,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评论章,宣扬在中华大陆兴办女子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了帮助吕碧城兴办女子学校,《大公报》总编辑英敛之介绍她与社会名流严复、严范荪、傅增湘等人相识,争取他们的支持。

近代中华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此时担任大清帝国培养海军军官的军校天津水师学堂的校长,与英敛之是好友。严复与吕碧城相识后,对吕碧城的见识才华非常赏识,收她作自己的女弟子,亲自教授吕碧城学习西方逻辑学原理等西方现代人学科知识。严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向当时大清帝国京津直隶总督(首都市长)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赞扬她是中华地区兴办新式女子学校的最佳人选。袁世凯欣然接受了严复的提议,让吕碧城协助首都教育厅长傅增湘筹办中华第一所新式女子学校。

1904年11月1日,北洋女子公学校正式成立,吕碧城出任女子公学校教务长,傅增湘担任校长。1906年,北洋女子公学校增加了师范专业,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岁的年轻女子吕碧城,出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吕碧城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机要秘书。

1915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倒行逆施,欲称帝复辟。吕碧城不愿同流合污,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赚取了巨额钱财,成为女富商。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就读学与美术专业。四年后,吕碧城学业完成后回国。

1926年,吕碧城出国旅游,漫游了欧美多个国家。在长达年的时间里,吕碧城将自己在国外的旅途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系列游记章,发表在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上。

吕碧城对汉传佛教早有研究,颇有造诣。1912年,吕碧城在北京与天台宗高僧谛闲会面,与佛结下不解之缘。1929年,吕碧城旅居英国伦敦期间,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日早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虔诚学佛。”

吕碧城皈依佛门后,守五戒,不再食肉,大力宣传动物保护知识。1929年,吕碧城接受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邀请,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保护动物学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大力提倡素食,“护生戒杀”。

194年1月24日,佛门弟子吕碧城在香港安详辞世。

《中华帝国的密码》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