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一章转变(2/2)

林婆婆张张嘴欲言又止,最后只好拿着拌好的鸡食去喂鸡了。

初十,作坊开工。

来上工的妇人都领了个开工红包,十八个铜板串成了一串,领到的妇人都笑开了花。

黄延成早早就过来了,作坊一开工,他的账目就得开始管理起来。

胡长贵还亲自给他发了个开工红包,黄延成笑着谢了又谢。

河滩上又开始响起了短促的猪嚎声。

“娘,胡家的作坊这么早就开工了,生意很好的样子呢。”

吕素青一家三口围坐在炕上。

姜书媛在纳着厚实的鞋底,她看到胡家人的脚下都穿了高筒的棉鞋,不仅样式好看还暖和,就想试着也做一双。

姜书晴坐在炕桌一边,认真地写着大字。

吕素青则整理起教案,学堂过了十五就开学,她得提前做好准备。

“嗯,是很好,听你秋姨说,他们胡家就是靠着卖腊肠腊肉起家的。”

“腊肠好好吃。”姜书晴抬头也插了一句话。

吕素青和姜书媛就笑了。

胡家发给她们的年礼中就有一份腊肠腊肉,蒸出来的腊肠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一家人都馋得咽了口水。

“家里还剩不少,咱们留着慢慢吃,胡家的腊味外面是没有卖的,只供给十里香做买卖,十里香的价钱卖得可贵了,咱们平头百姓,定然是不舍得买的,胡家拿这些做节礼,实在是太大方了。”

吕素青絮絮叨叨着。

姜书媛纳鞋底的动作顿了顿,朝胡家的方向瞥了一眼,越在望林村待得久,越觉着胡家的与众不同。

普通的农户人发家致富后,谁会想着要开办免费学堂,这种慈善的行为,放在世家大户身上很顺理成章,毕竟家大业大,拿出一小部分钱银,就能做一件享受世人称赞的善心之举。

可是,胡家五六年前,还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

刚刚发了家,就做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耗费大量金钱,只为了让孩子们能免费上学么?

胡家头上顶了圣人的光环么?

姜书媛有些不相信。

可实事又容不得她不相信。

“娘,咱们今晚用酸菜炒腊肉吃吧,割一段肥点的。”想起那油滋滋香喷喷的味道,姜书晴就咽了咽口水。

“好,今晚给我们书晴割点肥的。”吕素青笑着捏捏小女儿依旧有些瘦弱的脸。

姜书媛回过神,看见对面至亲的两人,脸上的笑容那么真切满足。

不由也跟着笑了起来。

……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过了十五。

正月十五一过,过年的气氛就淡了下来,虽然天气还是很冷,不少勤劳的村民,已经开始在准备春耕的工作了。

胡长贵是忙得不得闲,要不,也早早扛了锄头下地去。

“爹,杀猪的活全交给黑豆叔和郑叔不行么?”

午饭的时候,珍珠见胡长贵不时总惦记着地里的活,就开口问道。

“哎呀,不行啊,光两个人,杀五六头猪,还得分割拆肉,忙活半天都搞不定,会影响后面切肉灌肠的活计的。”胡长贵忙摇头,他们现在四个人,轮番着忙活,才勉强赶得完。

“那再请两个人干活不就行了么?这样,你和大伯就不用亲自动手了。”

每天杀猪割肉,还要抽时间干点别的活,胡长贵也忙得够呛,而且天天一身的肉腥味,得隔好长时间才消得去,珍珠不想让他太操劳了。

“再请两个人?”胡长贵就是一愣,“作坊里都请那么多人了,再请人,合适么?”

“就是,也就忙活三四个月,到了春分作坊也就停了。”李氏就道,她也觉得作坊里请的人太多了。

“有啥不合适的,请十个人是请,请二十个人也是请,多请两个而已,以后爹和大伯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珍珠耸耸肩,对他们的想法不敢苟同。

胡长贵有些犹豫,“今年还是算了吧,多请两人也得从头教起,麻烦不说,还耽搁时间。”

“爹,现在才正月十六,至少还得忙活两个月呢,不过,你要是不着急田里的活,不请也没事。”珍珠就笑,反正意见她提了,让他自己斟酌吧。

胡长贵这些年也灵活多了,知道珍珠是为了他好,他皱着眉头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作坊下次动工的时候,再多请两人。

珍珠笑着点头,能决定下次多请两人,对胡长贵来说,观念已经转变得太多了,要是照着从前憨实苦干的性子,他们就算自己累得半死,也不会舍得花钱请人干活的。

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