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未雨绸缪(2/3)

只要负责好支出就行了。

傍晚,吃过晚饭,天色依旧敞亮。

珍珠唤上小黄,出门溜达消食。

这是她最近新增的活动。

小黑白天基本不见踪影,不知躲到哪个角落睡懒觉去了。

小黄则不同,除了偶尔跟着胡长贵和平安出门溜达,它每日里都尽忠职守恪守本分的看家护院。

小黄的体型早已超越了它母亲大黄,眼睛有神,毛色光亮,四肢粗壮有力,跑起来步履轻盈,动作矫健。

“走啦,小黄!”

珍珠提着个小篮子率先出门,小黄摇着尾巴跟在左右。

珍珠没有往村里的主干道走,而是沿着小道,走上了田间狭长的田埂上。

夏日的傍晚,白日的暑气略微消散,走在田间地头,六月的稻田黄绿相间,挨挨挤挤的簇拥在一起,一垄垄的生机盎然。

她沿着田埂一步三跳的跑到了自家的田地间。

两家的田地基本都挨在一起,珍珠顺着方向转了一圈,不时伸手摸摸田间的禾苗。

在别人看来,她是小孩心性,到田间玩耍。

实际上,她是把空间的灵泉注入稻田里。

只是田地有些大,她怕撒得不均匀,所以围着田转了几圈。

不单是她家的稻田,她走在田埂上,伸手随意播撒,撒到哪家算哪家。

家里的特殊性,有心人查探起来容易变成靶子,她把灵泉四下分撒,一是转移些目标,二是能让更多人受惠,而且等自家的果树长大结果后,给村里的老人孩子多发一些,让灵泉的功效在全村扩散。

十几二十年后,望林村也许会多不少聪明能干的年轻人,以及健康长寿的老年人。

到那个时候,她家的长寿老人和聪明的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打眼了。

这是珍珠思虑再三,总结出来的长远之计。

一家人独特出众,易被人揣摩诟病,一村的人杰出能干,大多会说是人杰地灵了。

珍珠想得长远,毕竟她还要在这个时代活上很长的时间,未雨绸缪提前预防是很必要的。

她提着篮子到了小道边的土旺家。

“珍珠姐!小黄!”

土旺惊喜的喊着。

“土旺啊,你奶呢?你们吃过晚饭没有?”

土旺家的院子,由一圈篱笆围成,篱笆上稀稀拉拉的种了些瓜豆,院子旁就是他家的两垄菜地。

“土旺,是谁来了?”土旺奶奶的声音嘶哑沧桑。

“奶,是珍珠姐来啦。”土旺小脸笑得灿烂。

他在望林学堂上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过了最初的紧张和担忧,现在的他,对每日上学的生活兴致高昂精神抖擞。

对于给他们提供上学机会的胡家,更是感激不尽。

土旺现在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到山脚下采挖野菜与草料,往返几次送到胡家门口堆放整齐,再洗净手脸,开始烧水做饭,吃了早饭后,提着小箩筐开始去上学。

村里的孩子,大多用个小箩筐作为上学用的书包,里面放着先生发的石板石笔。

他们刚开始启蒙习字,先生说了,先用石板石笔练习书写,半年后,再开始用笔墨纸张习字练文。

启蒙用的书籍,都放在先生的书案上,上课的时候在发到他们的课桌上,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书籍,书本贵且易损坏,男孩子毛手毛脚的,很容易把书籍弄坏,所以,书是不可以拿回家里的。

每天的作业是在石板上练习新学的生字词。

土旺很勤奋,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都练习到熟练才放下手中的石板。

“珍珠呀,咋有空过来了?吃过饭没有,要不要给你烙块饼子尝尝?”土旺奶奶扶着墙从屋里走出来。

她的眼睛到了晚上看得不大清楚,得扶着点墙才好走路。

珍珠忙放下手里的篮子,过去把她搀扶到屋檐下的板凳上坐下。

“土旺奶奶,我吃过了,过来看看小土旺,顺便给你们带点我家种的豇豆和卤肉。”

她从篮子里把长豇豆和卤肉块拿出来。

今年李氏种下的豇豆大丰收,密密匝匝的挂满了整个菜园子,家里这些天的饭桌上几乎都有豇豆的身影。

怎么吃都赶不上它长的速度,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着也会腻味,珍珠无奈,只得每天变着法的送人豇豆。

可惜,这时节正是瓜豆成熟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她只好每天给杨秀才和方师父送了,只有这两家刚来没多久,新种的菜还没能吃上呢。

“哎呦,谢谢珍珠啦,不过,土旺在篱笆旁种了豇豆,这两日也能吃了。”土旺奶奶笑着道谢。

珍珠瞥了一眼,种得稀稀拉拉的豇豆,“土旺奶奶,你家的豇豆种得少了,先尝尝我家的吧。”

土旺毕竟还是个孩子,种的蔬菜瓜豆勉强成活已经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