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仿制品(2/2)



二月中旬,胡长贵家的新房已经建好了大半,因着快到春耕时节,还有十来日家家户户都要忙着打理自家的田地去了,柳常平便又多请了七八个村民,争取赶在农忙前,把房子主体建好。

剩余的地板窗户房门只能缓些时日慢慢弄了。

珍珠抽空拉着胡长贵去看了一次,建筑工地乱乱糟糟,地上堆满了各种砖块木料沙石,二十多个粗壮的村民忙忙碌碌,不时吆喝声四起。

胡长贵瞧这情形,难得得板着脸,让珍珠不要再去了,工地人多杂乱,她这娇嫩秀气的小女娃可不应该出现在那里。

珍珠失笑,没有否决他的意见,反正,柳常平不时会去胡家汇报一下房子的进度,她看不看倒无所谓,难得她老爹能板着脸说这样的话,她当然得扮演一把乖乖女的形象,做回听话的乖女儿。

瞧女儿没有不高兴,反而一说就听,胡长贵心里老怀深慰。

平安平顺两娃的私塾生活走上了正轨,他们跟着罗璟学了好些日子,私塾的课程对他们而言,难度不大。

刘先生对于他俩颇为满意,平安天赋不错,又肯下功夫,上课认真的劲头让先生自己都有些压力,生怕自己一不留神讲错了某些内容,耽误了这样勤奋好学的学生。

平顺呢,虽然好动了些,但识字背书写字一样都没落下,比起学了一两年的学生都不遑多让,年纪虽然大了一些,可以他们俩的资质,在启蒙班待上一年,应该就可以到另一个班上去了。

私塾每十日一休,平时的时间,小哥俩都挺懂事的,下来学回家还会帮着干点活,吃完晚饭后,便开始完成先生留的课业。

“这小哥俩真懂事,上学回来,还会帮家里干活,弟妹,你可真有福气,一双儿女聪明又懂事,真让你们大人省心。”说话的是郑双林的媳妇张氏,语气带着羡慕与喜悦。

张氏手里正麻利的灌着腊肠,她到胡家帮工已有五天了,这活已经很熟悉了,早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每天的工钱是十文。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呀,大家都一样,你家二牛也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已经能帮着你照顾全家啦。”李氏笑得和善。

她说的是大实话,张氏到胡家帮工,家里只有二牛带着三妮,二牛既要带妹妹,又要喂猪喂鸡喂兔子,一个十岁的男孩能做到这份上实属不易了。

张氏的大儿子郑铁牛,十二岁开始在县里的一个铁匠铺里当学徒,三年基本都是没有工钱的,只逢年过节象征性的发几十文钱,郑铁牛已经做了两年了,学徒的生活是很苦的,店铺里的粗活脏活累活,全是学徒的工作,做不好挨骂还是小事,挨打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两年时间回家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出来。

张氏的大女儿郑春花早已出嫁,二女儿郑菊花却在七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夭折了。

如今,她家里只有二牛和三妮两个孩子在家了。

张氏听了不由笑眯了眼睛,“那是,家里要不是有二牛看着,我还真抽不出空闲来你家帮忙呢。”

郑双林在村头给胡家起房子,张氏在村尾给胡家灌腊肠,两口子挣两份的工钱,村里的人都眼红着呢。

郑双林一天12文钱,张氏一天10文钱,两人一天就能挣22文,十天就有220文,要是能干上一个月,那可就是660文呀,这都能顶他们好几个月的收入了,上哪找这么好的活计去呀。

张氏是个实诚人,她是打心眼里感激胡家,郑家在望林村也是清贫得很,前几年因二妮子大病就欠了不少外债,结果,人还是没能救回来,钱银又费了不少,至今还有些没能还上。

这次,要是能多做上一段时间,这些外债应该都能还上了。

张氏就着袖口偷偷抹了把眼角,手里的动作更加麻利起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