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王聚会(1/2)
狩猎,是古代最常见的娱乐项目之一。诗经三百零五首,其中有二十二篇是反映古人狩猎生活的。狩猎起初是先人们赖以生活的生存方式,和农耕、游牧是一样的。后来,狩猎不再只局限于猎人,渐渐成为上层阶级也十分酷爱的一项运动。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曾写下一首描写狩猎场面和过程的诗《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除了王维,李白、杜甫两位大家也曾写下和狩猎有关经世流传的名作,连唐太宗李世民当时都写过一首《出猎》。贵族的狩猎不同于百姓,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和娱乐,而非所获猎物的多少。贵族们带着极大的阵仗出猎,只射回几只野鸡野兔也是常有的事。
以上这些描述与李继迁无关。李继迁爱好狩猎在整个定难是出了名的,每逢出猎,李继迁必然是一身戎装,背弓搭箭,骑上爱马影袭在山林间如同一只猛虎往来呼啸。但凡被李继迁盯上的猎物,绝不可能活过两箭。李继迁狩猎的乐趣在于和野兽的搏斗。他对野鸡野兔之类的小动物没兴趣,专找熊瞎子、老虎这样的大家伙。曾经有一次,李继迁在追赶一只野熊时被绊下马,他徒手与那只野熊搏斗了半个时辰,最终将野熊的尸体带了回来。当时李继迁年仅15岁,整个党项部落的人都震惊了,其父李光俨更是对其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银州狩猎场,李继迁张弓搭箭,瞄准了一只急速奔跑中的小鹿,猛然间他睁大双眼,将箭射了出去。箭矢正穿过了小鹿的后臀,那小鹿一瘸一拐的走了几下倒在了地上,接着便一动不动。
“好箭法!”折御卿笑着提马转到与李继迁并排,赞道“这精准的箭法,在下还是第一次见到。”
“折帅过奖了。”李继迁淡淡一笑,将弓箭挂在马上说道:“论箭法,继迁小胜一筹,但要论起枪法,还要数杨刺史的枪法了。枪乃百兵之王,杨兄祖传的杨家枪,更是枪中之王。”
李继迁说罢,就见折御卿的另一边一人笑着提马上前,看向他道:“继迁兄谬赞了,说来惭愧,小生的枪法比之父亲与叔父差的不止一筹。”
这名说话之人,年方二十几岁,与李继迁相差不多,但其膀大腰圆,看上去比李继迁胖了许多。此人正是杨重勋之子杨光,现任麟州刺史。麟州杨家是从祖辈杨信开始世代为麟州之首。杨信生有两子,长子杨重勋在其死后继任了麟州的军事大权,次子杨业早年被寄送跟随北汉领导人刘崇。杨重勋在父亲死后也曾短暂归附北汉,后来北宋建立他又归于北宋,帮助宋国抵御北汉。因此,杨重勋与杨业兄弟二人也在战场上结下了恩怨,杨业负气不愿认这个大哥。直到公元975年,杨重勋病死,杨业才后悔不已。杨重勋死后,其子杨光改任麟州刺史,对宋国的统治逆来顺受。
李继迁没想到折御勋此次前来,同行的还有这位杨光杨刺史。好在唐宋与他随行,给他使了眼色,要他不必多虑按计划行事。李继迁、折御勋、杨光,麟、府和定难三家的最高领导人齐聚,他们的背后后,是拓跋思忠、折兰王、鲁国公杨信三位传奇人物的旗帜,这场狩猎与其说是狩猎,倒不如说是三大势力的秘密会见。
折御卿骑在马上,三人中数他最为年长,此次来银州前,他先去了趟麟州,向杨光阐明了一同会见李继迁的想法。麟府二州向来同气连枝,当下一拍即合结伴而来。折御卿骑马夹在李继迁、杨光二人中间,倒像成了主人翁。他看向李继迁,微笑道:“听说李留后最擅狩猎,不知留后猎过最大的猎物是什么?”
“猎物嘛”李继迁嘴角上扬,朝着身后说道“我猎过最值得骄傲的猎物,就是我的军师张浦。”
身后,人群中的张浦闻言不卑不亢淡淡的拱了拱手。
折御卿也回过头来,有意无意道:“在下其实也爱狩猎,奈何力不从心,想要猎杀虎狼,又担心被反噬,一直希望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帮助在下,如今看来留后就是那位老道的猎人。”
“经验丰富不敢当。但继迁从未怕过虎狼,再凶猛的野兽,敢在我面前逞凶最后都难逃一死。”
折御勋默默点了点头却听李继迁又说道:“不过在下再不怕虎狼,也毕竟力量有限。若是能得到几位与在下一样胆大包天的猎人同行,在下说不定就有胆量在这丛林里与猛虎一决高下,称王称霸。”
称王称霸!折御勋与杨光听罢身体同时一震,互相对视了一眼。李继迁好大的野心,难道他现在已经有了称王的打算?
折御卿顿了顿,严肃道:“李留后,猛虎性情暴躁,称王称霸可不是随便说说。”
“折帅,咱们不打哑谜了,在下就是打算要在他赵官家眼底下称王称霸!”李继迁直视着折御勋,坚定道。
折御勋心中苦笑,本来还打算留一步余地,如今看来已经没必要了。李继迁称王,猛虎身边岂容他人酣睡?麟、府二州如果不肯合作,只怕到时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
“继迁兄。”杨光忽然开口道“既然继迁兄有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