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洛和桥(1/2)

已经连续两周都没下过雨了,地面干的就像老太太的脸。

水田都变成了旱田,比嗷嗷待哺的婴儿还要饥渴。

葛天来到了传闻中的馒头山脚下。

一路上,他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在来这里之前,他在网上搜过馒头山附近的地图,可是并没有什么结果。

这个年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金钱的流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的覆盖,但这里,好像偏偏独树一帜,与整个时代都隔绝了开来。

陶渊明写过一篇《桃花源记》,那个无名无姓的武陵人就歪打正着发现了一片在地图上没有坐标点的桃花源,那里的人与世隔绝,生活一片祥和。

馒头山和理想中的桃花源却相去一万八千里,这里荒无人烟、鸟不拉屎。

一个是梦境,一个是现实。

一个是虚幻,一个是实在。

一个是假,一个是真。

葛天到了山脚下,突然有点反悔了,他莫名想立刻掉头离开,可是车却抛锚了,怎么都启动不了。

他沿着公路走了很久,大中午的,他却连个加油站都没见着。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他倒是真的遇上了一个人。

乍一看,他的年纪应该在七十岁上下,他正叼着支旱烟在树下乘凉。

葛天走过去,礼貌地鞠了一躬,问道:“老伯,您好,请问这附近有汽车修理站吗?”

老头“哼哧”一声,好像是没听明白。

葛天又问了一遍:“老伯,这附近有没有修汽车的地方?”

老头还是“哼哧”一声,紧紧盯着葛天。

葛天有点不耐烦了,他模拟着发动机的声音:“汽车,呜呜呜……您知道吗?”

老头点了点头。

葛天好似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连忙接着说:“就是这个,我问的是能修这个的地方,这附近有吗?”

老头还是“哼哧”了一声,“吧嗒吧嗒”地继续抽着旱烟。

他的鼻孔里还冒出了一连串不规则的烟圈,借着微风直接飘向了葛天,把他呛得剧烈咳嗽起来。

葛天终于放弃了,他直起身子,想要接着沿路往下走。

“你干啥去?”

葛天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他回头看了一眼。

“你要干啥?”

没错,就是那个老头问出来的。

葛天刚刚熄灭的希望之火又“蹭”地蹿了老高,他忙不迭地走回到老头跟前,说:“我找修汽车的地方。”

老头把抽剩的烟头在地上碾了碾,地上就多出了一片烟灰。

他没再说话。

葛天也不知道还该说点什么。

两个人就那样僵持了一分钟之久。

现在,至少葛天能确定的是,那个老头不是个哑巴,只要他会说话,就能从他口中问出点什么。

葛天硬生生地挤出了一丝笑意:“老伯,我车坏了,我在找哪里能修。”

老头抬起头,还是问:“你干啥去?”

葛天没再理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说实话,他现在火气不小。

走了这么久,好不容易遇上个人,结果还是个痴呆的老头。

那个老头就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像个石头似的没再动弹。

不知道走了多远,前面出现了一块立碑,上面刻着三个字:洛和桥。

葛天的心狂跳起来,他没想到居然歪打正着找到了这里。

洛和桥就安安静静地架在公路旁的那条小河上,比之前他想象的要显眼得多。

他走过去打量着这座洛和桥,比起一般的桥,它更像是一颗被放倒的枯树。

桥面很窄,估计两个人并排都走不过去。

两侧光秃秃的,并没有扶手。

葛天怎么看这都不过是一座随处可见的独木桥,没什么特别之处。

桥的两端连着河的两岸,水流并不湍急,水位也不高,一眼望去就能看得见河底的石头。

这就是传说中的洛和桥?

葛天怀疑起了自己,难道是他记错了不成?

他打算走上桥去看看有什么玄机。

刚踏上桥,他就突然想起了邻居那个老爷爷的话:洛和桥分前后,前后一旦颠倒,倒霉事儿就来了。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有,那个时候他压根就没提,到底哪边是前,哪边是后。

馒头山里传出了婉转的鸟鸣声。

葛天扭头看了一眼那郁郁葱葱的山尖,忽然害怕起来。

山里的湿气很重,即便是在夏天,他还是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葛天在桥上愣了片刻,打算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上了桥,索性就走过去,管他哪边是头,哪边是尾。

他踏在那根干涸的树干上,每走一步,桥体就发出一阵低沉的*声,要是走快几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