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2/3)

的,什么事情是不该做的!”

琅千秋没有反驳,反而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确实是只要给他们来点儿厉害的就能震慑住他们……可是什么叫做厉害的?是要将他们灭口吗?还是不这么严重,只是狠狠的揍他们一顿就行了?人的劣根性就是这样的,你不给他们点儿来点儿狠的,他们就根本不会长记性,可是问题是,你能把这些手段用在这些人身上吗?”

说到底,这些人也只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尸骨难保,所以心中对他们生出了些怨怼罢了。

这天底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这群人眼下也只不过是对着他们指指点点,随随便便的口嗨几句,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之情罢了,实际上罪不至此。

聂冷川显然也明白琅千秋在说什么话,他本不愿意同意琅千秋的观点,但是又觉得她说的话是那么个道理,所以一时间语塞,竟然无言以对。

好一会儿,聂冷川才略有些不服气,道:“可是咱们做的这些事情,也只是为了这个镇子里人民的安慰着想,我们解决了这镇子里的邪崇,将他们从危险当中解救出来,却反而讨不到好……只不过最后的收尾工作可能听上去并不如众人所愿,可是那也都是死人的事情了,他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捡回来一条命尚且不容易,又何必对死人的事情如此在意?”

琅千秋并没有回答,从聂冷川的观点来看,他其实说的也有道理。

他们有什么错,难道他们除邪救人还做错了吗?可是他们非但没有落到一点儿好,反而还要收到别人的误解和指责,被别悄悄的戳着脊梁骨的感觉自然并不好受。

……

说到底,观念不同罢了。

人类和真龙毕竟不同。

人就是这样的生物,会伤心会难过,会心怀感激,也会心生怨怼,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也因为一念之差而坠入深渊……便是琅千秋自认为自己想法开明,对万事万物接受度都极高,可若是有人敢对她已经亡故的师傅的遗体不敬,她也是要个那人拼命的。

虽然她的师傅到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自他魂归离恨天的那一刻,遗体就已经消失于穹宇之间了。

可是即便是如此,琅千秋也不愿意别人打扰了他的清净。

若是思及此的话,这镇子里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好像也能够理解了。

因为所站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最后得出来的结论自然也就各不相同。

琅千秋这些年倒果真是成长了不少,若是放在以往年幼无知的时候,她定然也是要和人翻脸的……

只是她自己对这样的改变好像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只是稍微觉得有些感慨罢了,想着也许师傅在天之灵,能看到她如此成长,应该会觉得欣慰的多了吧。

总之,这叫小事情不过一个插曲罢了,并不能吸引人太多的注意力,很快就将其抛诸于脑后了。

其实琅千秋并不全是来看热闹的,说到底,她在看热闹的同时,还有一些工作要做的。

顺着人流愈加密集之处一路走过去,很快就到了镇子里的祭祀之地。吹拉弹唱,念经祈福的声音不绝于耳。

东南方向有人设了祭台,盛了香灰,旁边是一个高大的火炬架子,上面端端架着一个硕大的铜盆,里面全部都是烧的发红的炭块,灼热的温度离得老远也能感受得到……想来一会儿就是要用这个东西将尸块全都烧成灰了。

祭台之上有三个长着头发的假和尚披了赤红色的袈裟,成“品”字型端坐于高台之前,收下皆是敲着一个紫檀木鱼,口中喃喃念着蹩脚的镇魂经文。

银花小姑娘揪了揪琅千秋的袖子,示意让她看向一边,那处的空地上已经用打量的木柴堆起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的场地,那木柴堆得极其高,要踮起脚尖才能看见里面全都是那些吃人鬼尸体的碎块。

想来是镇民在今日下午早已经将所有的尸块全都收集了起来,就堆放在这个祭祀之地,就等着今夜让这几个假和尚念完了镇魂的经文之后,就要将之全都付诸于火海之中。

琅千秋正在看,忽然感觉到乾坤袋内一阵躁动不安,她觉得奇怪,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于是低头翻找起来。

聂冷川见状,道:“怎么了?”

琅千秋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找一找——”

她很快皱着眉头将先前是碧玉色、而此时已经变成了仿佛暗红的血迹一般的玉葫芦拿出来,葫芦智商血色翻滚缠绕,透漏出极其不祥的气息。

只不过她拿着那葫芦没过多久,就受不住似的轻轻往上一抛,换另一只手接住,仿佛她拿着的是一个烫手山芋似的。

如此循环往复三两回,聂冷川也觉得不对劲,道:“你怎么了?”

琅千秋紧紧皱着眉头,面沉如水,低声道:“……好烫!”

琅千秋是谁,她是玩火的行家,便是她浑身上下都踏入火焰当中,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此时此刻,不过是一直玉葫芦罢了,她却觉得有些拿不住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