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77章 秦国和楚国的纠结(2/3)

方面。

根据我们赵国在其他三个国家之中的探子汇报,齐国眼下是完全没有任何调动兵马的打算,但是秦国和楚国似乎都有了一些想要调动兵马的迹象,这一点绝对是不可不防呀,大王。”

赵王一听到这句话之后,也是连连点头,开口说道:“其实是这个道理,武信君呀,你可得好好的准备一下,绝对不能够让这些家伙干扰到寡人灭亡韩国的事业,明白了吗?”

另外一边的周少奋听着这些话,感觉好像在这场廷议之中被完全无视了,但是偏偏周深还不能够提出任何的意见,因为这种无视并不是赵括有意而为之,完全是赵王在一直询问赵括。

正如赵括所说,远方的秦国和楚国确实也正在进行着一场讨论,究竟是不是要对赵国开战?

咸阳,秦王宫。

秦王赢子楚坐在王位上,对着在场的其他秦国大臣说道:“你们说一说,现在我们最近要不要和赵国开战呢?”

赢子楚绝对是最讨厌赵国的国君,所以对于他来说,他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能会打击到赵国的机会的。

如果是其他问题的话,赢子楚刚刚话音落下的瞬间,绝对就会有一大堆人抢着回答了。

但是在涉及到赵国问题的时候,这里总是会习惯性的冷场。

这其实也并不奇怪,因为对于这些秦国大臣来说,他们对于赵国是真的有了阴影。

这么多年下来,秦国和赵国的战争之中,胜利的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更重要的是秦国从来都没有战胜过赵括,赵括在一天,秦国人心中的压力就一直都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涉及赵国的时候,大家不敢开口,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甚至赢子楚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所以他也不废话,直接开口点名。

“太师,你来说说究竟应该怎么办吧?”

秦国太师吕不韦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给出了一个答案。

“大王,老臣觉得现在确实还不是和赵国开战的时候。

去年我们虽然赢了赵国一次,但那一次毕竟是廉颇领军。

这一次赵国派出来的大将是李牧,这位李牧可是赵括麾下的头号大将,如果对上他的话,我们胜利的把握其实很小。”

对于吕不韦来说,他当然是不希望看到秦国和赵国开战的。

总体的战略非常简单,就是一直拖延秦国和赵国的战争,等到哪天这个世界上只剩下秦国和赵国两个国家的时候,吕不韦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投诚的名义重新回到赵国之中了。

吕不韦的这个观点,其实也并没有出乎在场其他人的意料之外,毕竟一直以来吕不韦就以和赵国妥协,讲究和平而著称。

秦国相邦范睢在听到了吕不韦的话之后,不由皱起了眉头说道:“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的话,那么韩国岂不是就这么白白灭亡了吗?

现在这个天下已经有两个国家先后被赵国灭掉了,如果我们还是这么见死不救的话,赵国进一步的强大,接下来又该如何是好呢?”

对于范睢来说,赵国绝对也是他最讨厌的一个国家,毕竟当年强大无比的秦国,可是就在范睢的手上,被赵国一步步的打落尘埃,成为了如今的二流国家。

吕不韦呵呵一笑,对着范睢说道:“难道应候不知道赵国人其实已经在邯郸城之中集结了20万大军吗?

这20万兵马可不是为了争吵韩国去的,他就是在等待着其他国家的救援呢。

如果我们救援韩国的话,那么这20万大军就会冲着我们来了,我想要请问一下现在的大秦真的能够打败,这很有可能由赵括亲自率领的20万大军吗?”

吕不韦的话说完,在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人能够在继续开口了。

原本还有着几分希望的赢子楚,看着这一幕只能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了好了,寡人都知道了,那就不要再废话了,就按照太师的话办吧。”

虽然心中非常的不情愿,但是最终赢子楚还是听从了吕不韦的建议,决定最终不出兵去和赵国作对,免得招来赵国的20万大军,以卵击石。

而在另外一边针对着同样的问题,楚国的君臣也有了同样的探讨。

楚王缓缓开口说道:“这个赵国的野心还真是没有止境呀,先是灭掉了燕国和魏国,现在又是韩国。

如果再被他这样搞下去的话,恐怕我们楚国也很快就要遭殃了吧。”

楚王之所以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纵观现在的国境线,除了韩国之外,距离赵国最近的一座都城就是楚国的陈城。

换句话说,一旦等到韩国灭亡之后,楚国的都城所面临的压力就是最大的。

只要赵国愿意的话,那么从邯郸而来的汹涌大军随时都能够翻越黄河,出现在楚国都城的外面。

考虑到现在楚国和赵国之间的国力对比,这种画面仅仅是想象一下,都足够让楚王寝食难安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