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21章 李牧归来,灭亡塞琉古战略确定(2/3)

建铁路。

黄河的北方,主要是以邯郸——蓟都这两座大都市作为主要铁路干线,等到修建完毕之后,再考虑其他的干线。

至于黄河南方,那就有的说道了。

最主要的,就是把大梁——帝京这条铁路进行东西延长,东边要延长到临淄城去,西边则是一路经过新郑、洛邑然后进入关中,直到咸阳城位置。

单单是东西延长还不够,帝京城这边还要有一条铁路继续往东南,朝着陈城、彭城的方向一路而去,直到长江边上为止。

将来如果铁路桥的技术取得突破,那么铁路就会继续延伸过江南,达到会稽郡的吴县。

在西南方面,同样也要有一条铁路直接延伸到楚国原先的那座郢都。

还有巴蜀方向的铁路也在规划之中,不过考虑到巴蜀盆地的地形是比较特殊,基本上只能等到铁路修建到关中之后,再从关中修建到巴蜀。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现在就要动工,那就是从河西走廊的武威城连接西域的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是为了尽快的缩短西域和中原腹地的沟通时间,同时也是铁路修建的一大考验。

总而言之,大汉国的铁路战略已经是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序幕,总的投资更是超过了百亿。

这么大一笔钱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拨出来,而是一边建设一边回本,毕竟按照之前的规划来看,单单是完成上面那些铁路的修建,至少就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赵括看到这整个计划的时候,也是忍不住发出了感慨:“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力量啊。”

有了蒸汽机之后,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一下子就从农业社会蹿升到了初级工业社会。

虽然仅仅是初级工业社会,但依然还是会带来翻天覆地一样的变化。

这就好像是如今大汉国的火枪兵一样,如果是拿到后世的话,这些火枪兵其实是非常弱的,但是在这个时代,火枪兵就是碾压一切的存在!铁路大修建战略确定之后,赵括又召集了一次廷议,这一次是专门研究军事的。

在廷议上,依然还是参谋部的部长司马尚,在众人的面前提出新的战略。

“诸位,根据我们参谋部的研究以及陛下的授意,我们认为,如今灭亡塞琉古帝国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司马尚的这句开场白落下,在场的大汉国群臣顿时都为之动容。

经过这几年的商业贸易,大汉国的高层对于塞琉古帝国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

那是一个希腊化的强国,也是一个大汉国不容小觑的对手。

不过,如果说大汉国怕不怕塞琉古,那当然是一点都不怕的。

毕竟无论是从国土、人口、军事科技、军队质量各方面来说,大汉国对塞琉古帝国都完全形成了一个碾压的态势。

简单的说,大汉国看待塞琉古帝国的心态,其实就有些类似于近代大英帝国看待清王朝的心态。

虽然很大,但是不堪一击!司马尚继续开口:“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这些年塞琉古帝国的重心其实一直都还是放在西方,和几个敌人争夺马其顿、希腊、埃及等地的主导权,至于在东方这边,乃是塞琉古帝国最为空虚的守卫地。

诚然,在经过陛下上一次的西征之后,塞琉古帝国多多少少还是加强了一些东方的防备,但根据我们现在的测算来看,整个塞琉古帝国东方总督区能够动用的军队充其量也就不过七八万人,几乎可以说是不足为虑了。”

大汉国的重臣们都非常入神的听着司马尚的话,过了片刻之后,许历开口道:“塞琉古帝国的东方总督区确实不足为虑,但我们这一次的目标毕竟是要灭亡整个塞琉古帝国,所以老夫想要问的是,塞琉古帝国整个国家的兵力又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

司马尚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来看,塞琉古帝国整个的总兵力应该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但是考虑到必要的留守人马,可以认为塞琉古帝国真正能够拿出来和我们作战的兵马应该是三十万左右,最高不可能超过三十五万。

所以,只要我们大汉国这一次能够出动超过二十万的兵马,那么胜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二十万兵马,这是参谋部认为最少的兵力。

对于这个兵力,大汉国的君臣们其实也不会觉得太多,因为现在的大汉国在征服了青藏和西南之后已经超过了五千万人口,随时都可以发动超过一百万的兵马,二十万这个数字对于大汉国来说真不多。

司马尚又继续道:“考虑到我们在火枪、炸药等方面存在绝对的优势,所以这一次我们的作战方针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一路直接平推过去,直逼塞琉古帝国的都城,最终将它彻底灭亡!”

司马尚的战略,听起来很简单,但里面所蕴含的却是大汉国强大的国力所带来的无穷自信。

在沉思片刻之后,大汉国的重臣们没有任何人对这个战略提出反对意见。

赵括见状,也是淡淡开口了:“既然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