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20章 铁路国营,司马尚凯旋(2/3)

赵括来说,既然第一条铁路已经修起来,那么第二条、第三条乃至更多的铁路,当然也必须要进入到规划阶段。

考虑到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冬天会对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用一整个冬天来进行规划,然后在明年春天到来的时候继续施工,这才是比较保险的办法。

至于铁路的修建方向,赵括同样也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呢,我们肯定是要保证中原这边的铁路修建的,毕竟中原才是我们大汉国统治的核心区域,而且在中原修铁路,基本上是可以确定只赚不亏。”

中原地区,人多,商业贸易发达,货物运输的需求也极其的旺盛,在这样的情况下于中原修铁路是绝对不会亏本的,而且还能够为下一个阶段大规模的修建铁路积累经验,所以赵括的这番话也是立刻就得到了两位丞相的赞同。

“其次,我们也有几条现阶段来说比较亏本的铁路,在中原铁路修建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应该立刻着手去做。

岭南、西南、巴蜀还有西域都要修建至少一条铁路。”

赵括所说的这几个地方,都属于是现阶段距离中原相对较远的地方,大汉国的官府虽然在当地有驻军,但是总体而言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是肯定不如对中原的控制那么严密的。

如果能修建一条铁路到这些地方,那么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力瞬间就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这些地方有了铁路之后,他们和中原之间的交流也就会变得更加的紧密,同样也能够有效的抑制这些地方对中原的离心力。

想要统治这偌大一个超过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本来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许历在听完赵括的话之后,也是连连点头,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陛下,那青藏高原方面呢?”

赵括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微微顿了一下,随后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青藏高原……我们先把其他地方修好了,再考虑那边吧。”

许历和庞煖闻言自然也就只能点头应是。

这当然并不是因为赵括不想要修建铁路在青藏高原那边,而是因为青藏高原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特殊了。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地球都找不到第二个和青藏高原一样特殊的地方,世界屋脊这个称号可不是平白得来的。

在赵括的印象之中,后世的华夏直到二十一世纪普及高铁之后,依然将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视为一大难关,对于现在依然出于工业革命前期的大汉国来说,这就是一个更加困难的任务了。

当然了,为了维护整个大汉国疆域的完整性,以及将来可能会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南下进攻南亚次大陆的可能性,这铁路迟早都是要修的。

只不过赵括希望的是,大汉国的铁路人能够在更有经验,技术和材料更强之后,再去挑战青藏高原这个注定非常困难的地方。

说到这里,赵括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话说,司马尚他们从青藏高原那边班师,算一算也应该差不多到了吧?

司马尚确实到了,不过还没到帝京城,而是到的大梁城。

在这里,司马尚正好碰到了以及提前抵达的项燕和王翦。

司马尚笑着说道:“听说你们两个前两天就到了?”

项燕笑道:“是的,只不过都在等大将军呢。”

司马尚毕竟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将,所以项燕和王翦这两名副将还是很有自觉的,要等待主将到来之后,再一起回归帝京城。

司马尚笑着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对了,你们在青藏高原那边的安排,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项燕点头道:“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可是足足留了五千驻军呢。”

司马尚闻言,也是微微点头,对项燕的话表示了认可。

五千驻军,听起来好像也不算什么强大的兵力,但如果是五千火枪兵的话,那显然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时代,五千火枪兵的威力和十万大军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还要更强一些。

跨时代的武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司马尚突然笑了起来:“说起来,李牧太尉是不是还没回来?

当年他可是心心念念,让我不要和他抢出征西南的任务,没想到现在我都已经把青藏高原打一圈回来了,他都还没到呢。”

司马尚此言一出,三人同时笑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传来:“李牧太尉其实也就再七八天的样子,就能班师凯旋了,在冬天之前还是来得及的。”

三人下意识的抬头看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司马尚笑着说道:“吕部长,听说你最近调任交通部了,不知道新的单位如何?”

来的人正是吕不韦,司马尚毕竟也是参谋部的正部长,双方属于同级,而且一个文官一个武将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平时的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