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10章 对话楚王,继续进军各地(2/3)

原本的都城郢都被白起攻破,一把火烧了。

迁都到靠近中原的陈城之后,又因为韩魏两个中原诸侯国的灭亡,不得已避其锋芒再度迁都到了寿春。

最后,楚国在寿春寿终正寝。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个国家如果是真的弱小的话,不管你再怎么迁都,那都难逃灭亡的命运。

只有把国家发展起来,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那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啊。

这个漫长的夜晚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汉国大军已经彻底的控制住了整座寿春城的局势,这座城池之中流的鲜血也终于暂时的止住了。

楚国人其实是相当悍勇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历史上能够送给秦始皇一场大败仗,只不过再悍勇也终究是有一个度的,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

在平定了寿春城之后,赵括的这一次征服楚国之旅还远没有结束。

要知道以开战之前的楚汉地图来说的话,汉国现在才刚刚突破了楚汉两国的边境淮河,也仅仅占领了寿春一座城池而已呢。

向楚国南方的长沙郡,九江郡,还有东南的会稽郡等地,都是汉军要继续征服的目标。

于是,赵括当场兵分三路。

一路以李牧作为主帅,兵锋直指会稽郡。

一路以司马尚作为主帅,去征服长沙郡。

最后一路是赵括亲自领兵,去征服九江郡。

除此之外,赵括同时还采取了其他措施,确保多管齐下。

首先,赵括利用缴获的楚王玉玺,让人模仿楚王的语气写了一封诏书,告知楚国剩下的所有军民寿春城的情况,并声明楚王已经投降,希望剩下的楚国军民也不要继续顽抗到底,而是加入到汉国大家庭之中来。

然后,赵括又让李园以楚国令尹的语气,同样也写了一份内容差不多的话去昭告四方。

如此一来,楚王和楚国令尹同时招降,想必多多少少也能有一些效果。

最后,赵括又亲自写了一封汉王诏书,告知所有的楚国人,只要投降的话就能既往不咎。

但如果不投降,面临的就是汉军最为猛烈的打击,希望各地的楚国官员们为了治下的子民着想,不要做出那种玉石俱焚的蠢事。

正所谓三十六计攻心为上,赵括为了征服楚国,那是真的把所有的攻心计通通都拿出来用了一遍。

能攻心的当然不仅仅是赵括本人,还有夜莺在楚国之中的力量同样也是被赵括秘密的利用了起来。

能劝降的就劝降,劝降不了的要么想办法要挟要么直接暗杀,总而言之就是用一切手段确保汉军征服楚国各地的脚步加快。

有人就说了,这暗杀的手段未免也太过那啥了吧?

但对于赵括来说,确定要被按照的那些楚国官员,那都肯定是要和汉军死扛到底的。

与其让这些官员拖着更多的楚国军民陪葬,不如就直接死官员一个人行了。

有些时候死一个官员,就能让一座城池之中的人免受屠戮!在做完了这些之后,赵括这才率领大军,继续浩浩荡荡的南下了。

不得不说,赵括的这些计策确实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其他的两条战线接连传来捷报。

朝着东南方向进攻的李牧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已经渡过了长江,围困住了会稽郡的首府吴县。

有炸药的帮助,相信攻克吴县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这年代的会稽郡可不是后世那个人口稠密的江南,此刻真正人口稠密的地方是在中原,在汉国的都城帝京附近,所以李园在写信来汇报战况的时候甚至忍不住吐槽会稽郡的荒凉,还建议赵括将来应该朝此地大量移民,好方便控制这个地方。

另外一路的主将司马尚,攻击长沙的行动也是颇为顺利。

长沙郡原本就是楚国刚刚征服的地方,此地的人口比例楚人其实是占据少数,而且大部分楚人都聚集在城池之中,野外基本上都是那些被征服的越人部落所占据。

当汉国大军到来之后,原本被楚人残酷统治弄得苦不堪言的越人部落纷纷出兵,帮助汉军一路攻破了楚国长沙郡的各座城池。

在攻城的过程中,这些越人部落见识到了汉军所用的炸药,顿时惊为天人,觉得汉军掌控的是神祗的力量,对于汉军主将司马尚的态度也是谦卑到了极点。

于是,司马尚在汇报军情的时候也不忘记提出一点,那就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征召一部分的越人士兵加入到汉军之中。

对此,赵括同样很快就做出来批复。

“所有的越人都应该选择臣服,寡人可以允许他们搬到平原之中居住,但是他们也必须要服从大汉官员的统治,同时要教授大汉的文字和语言。

愿意的,你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自己人,先给他们一些好处。

若是不愿意的话,就把他们的首领杀了,换一个愿意的首领上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