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巷之中双雄对(二)(1/2)
刘裕的眉头深锁,从感情上,他不想相信桓玄说的这些话,但隐约之间又觉得有这么一点道理,当年王家谢家联手阻止了桓温篡位之事,此事天下皆知,但是这样的举动,究竟是出于大义,还是出于家族私利,又有谁说得清呢?
桓玄看到刘裕没有回应,微微一笑:“刘兄,这里是寿春,也是先父大人第三次北伐的出发地,世人都知先父大人最后败在燕国慕容垂的手下,几乎性命不保,而四万多精锐的荆州将士,也只回来数千人,我桓家几乎一战失掉根本,元气大伤,但我们真正输在哪里,你知道吗?”
刘裕勾了勾嘴角:“因为时任豫州刺史的袁真,消极应对,没有打通邗沟水道,所以后方的粮草不济,前方大军缺粮,军心浮动,给慕容垂抓住机会,打了防守反击,最后粮尽退兵时给慕容家的骑兵千里追杀,才会有枋头之败。”
桓玄叹了口气:“这只是你能看到的真相,但你看不到的,却是袁真受了谢安和王坦之的指使,故意在后方拖延军粮,想要害死先父大人。”
刘裕的双眼圆睁,沉声道:“你说这话,可有凭据?”
桓玄冷笑道:“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有公开的证据?就跟我这回弄死桓蒋,破坏了谢家和桓伊的联姻一样,世家子弟自然心知肚明,但对外,则不能公开。”
说到这里,桓玄勾了勾嘴角:“不过刘裕,你是聪明人,袁真后来投敌叛国,就是因为我们桓家没办法跟王家谢家公开翻脸,只能拿他当出气筒,只是此贼给人利用完了后,直接一脚踢了,王坦之和谢安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没留下任何证据,也对他见死不救。”
“而先父大人几乎北伐送命,自然要找他出气,所以他只能投降燕国,这一手先父大人早就料到,在攻寿春前就在燕国行了反间之计,让燕国君臣互疑,慕容垂被逼出奔,所以燕国无法援救袁真,我们就一举拿下寿春,这是复仇,为死难的几万将士复仇,也是对王家和谢家的警告!”
刘裕冷冷地说道:“这只不过是你的自说自画而已,我不会轻信的。”
桓玄笑道:“我有必要对你这样一个小小幢主编造故事吗?你想想,袁真这样的叛国罪人,畏罪自杀之后,王坦之和谢安操纵的朝廷,居然下令不许戮尸,他们明知我桓家,还有朱家跟袁氏有血仇,却下了这样的令,这不就是想保袁家一点尊严,给还跟着他们的世家看吗?”
刘裕勾了勾嘴角:“所以你们就偏偏要开棺戮尸,跟王家和谢家对着干?然后你先父大人就一定要行篡逆之事?”
桓玄咬了咬牙:“没错,就是这样。大晋南渡以来,可以说一直没有掌权的皇帝,一直是傀儡,所以权力就落在了王家,谢家这些家族的手中。我的先大父为国平叛时战死,可是先父却没有得到任何爵位和官职,若不是他孤身一人手刃了仇人,名满天下,又怎么可能有我荆州桓家的崛起?”
“当时的皇帝为何会把公主下嫁给先父大人?不就是想利用这个驸马,从外藩起势,反过来制约控制中央的王家,谢家,庾家这些家族吗?这样也好,他们皇帝和高门世家勾心斗角,打成了一团,才有先父大人趁机以北伐建功,掌控荆州,有改朝换代之势。”
刘裕冷笑道:“你也承认,你先父北伐不是为了收复失地,动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篡位之举争取军功和名望罢了。这种事情,你让我,让天下人都能心服吗?”
桓玄微微一笑:“起码我们桓家是实打实的功劳,是一刀一枪拼来的,司马氏的天子,王家,谢家这些高门家族,可曾亲冒矢石,建功立业?他们只想保自己的权势和江山而已,连祖宗的坟地都不去收复,刘裕,如果是你,会追随他们,还是会追随我们?”
刘裕正色道:“我会追随动机纯粹,保家卫民的英雄。桓玄,你们桓家的动机一向不纯,即使是在你先父大人的时期,我想我也不会去追随的。现在我明白,为什么当年王猛没有跟你先父大人南下了。”
桓玄冷笑道:“那你为什么会追随谢家?就因为他们出手救了你?帮你还了赌债?还是因为他们用了美人计,送给你一个高门贵女?”
刘裕哈哈一笑:“桓玄,你也太看轻我刘裕了吧,大丈夫立身于世,岂能给这些钱财女色收买?如果不是谢家出手,我大不了直接砍了刁家那几条狗,然后浪迹天涯,我追随玄帅,是因为他承诺北伐,收复失地,我敬佩他的人品,气节,而且这两年来,他一向是这样做的,没有让我失望。”
桓玄冷冷地说道:“是么?那你以后就看着他会不会北伐好了。还有,王妙音不就是他谢家用来让你入赘的么,你敢不承认?”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当然不是,我和妙音是两情相悦,她一个弱女子,肯为了国家,亲身赴险,这就值得我刘裕尊敬。我跟她的爱情,也是一起同生共死时建立起来的,绝非那种单纯为了利益的联姻交易。”
桓玄冷笑道:“是么,为什么谢家就偏偏给了你这种跟美人千里相伴的机会,不给刘毅,不给何无忌,不给刘敬宣呢?刘裕,不要自欺欺人了,你跟王妙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